图灵精修-操作指南
图像调整
图灵精修-操作指南
快速了解图灵精修
图灵精修工作面板介绍
如何创建新项目
如何导出文件
如何对比预览
如何筛选项目内照片
如何批量修图
预设
预设介绍
新建预设
图像调整
调色工具界面介绍
调色工具使用详解
局部调色
AI 对样追色
人像美化
人像美化界面介绍
祛除瑕疵
皮肤美化
面部重塑
表情管理
牙齿美化
眼睛增强
妆容调整
头发调整
手部美化
全身美型
衣服调整
衣服调整
背景美化
背景调整
证件照换背景
换天空
裁剪工具
裁剪
手动工具
手动液化
区域保护
常见问题
为什么调节参数后无效果?
如何下载安装图灵精修
如何更新软件?
如何咨询反馈?
软件支持导入哪些图片格式?
如何购买套餐?
如何查询项目扣费明细?
多次导出会如何收费?原图导出收费吗?
软件启动慢, 卡死怎么办?
切换设备登录,项目还在吗?
如何清理缓存?
图片提示不存在应如何处理?
为什么集体照部分人无效果?
如何将当前图片效果批量应用于其他图片?
可以开具发票吗?
修好的图片文件变小了是什么原因?
无法进入软件,提示Failed to load il2cpp 怎么办?
如何使用兑换代码?
使用图灵精修对设备/电脑有什么要求吗?
如果有多个设备希望使用时该怎么办?
更新日志
1.7.0 版本更新日志
1.6.0 版本更新日志
1.5.0 版本更新日志
1.3.0 版本更新日志
图像调整
调色工具使用详解
1. 直方图
#
直方图
(也称为
色彩直方图
)是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显示图像中不同颜色(或亮度)的分布情况。
它帮助用户科学分析图像的色彩构成、曝光平衡和对比度,是后期调色的重要参考依据。
核心作用1 :
分析曝光是否合理
#
直方图的横轴表示亮度(从左到右:暗部→中间调→亮部),纵轴表示像素数量
过曝
:像素集中在右侧(亮部溢出,可能丢失细节)
欠曝
:像素集中在左侧(暗部死黑,细节缺失)
理想状态
:像素均匀分布,两端不溢出(如山峰状)
核心作用2:
检查色彩平衡
#
在RGB直方图中,红(R)、绿(G)、蓝(B)通道分开显示,可观察
偏色问题:某一通道的分布明显偏离其他通道。
色彩饱和度:高饱和图像的直方图会向两侧延伸
2. 全局调色/局部调色
#
全图调色(一级调色):
#
对整个画面所有区域统一应用相同的调色参数,影响图像的全局属性。
优点:操作简单,效率高,适合整体氛围的统一调整
缺点:无法针对特定区域优化,可能破坏局部细节。
应用场景:
校正整体曝光或色偏(如修复过暗或偏蓝的照片)
统一多张照片的色调(如批量处理同一组拍摄的RAW文件)
快速风格化(如套用胶片滤镜或黑白转换)
局部调色(二级调色):
#
通过蒙版选择特定区域,然后调整该区域的色彩属性,其他部分不受影响
优点:精准控制,可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缺点:较为耗时
应用场景:
仅调节人物肤色
仅调节某种颜色区域
常规专业调色流程建议:
#
1.
先全图调色
:解决基础曝光、白平衡和色调问题
2.
再局部调色
:针对重点区域精细化调整(如突出主体、修复瑕疵)
3. AI 智能调整智能校色
#
凭借AI智能精准校准RAW 照片的曝光和白平衡(也适用于曝光欠佳或过曝照片),一键导入,瞬间出彩,转档校色一气呵成。
4. 滤镜
#
我们了人像-儿童/日系/自然/通透、国风、城市、户外、氛围、电影感、胶片感、黑白 10 个分类滤镜,包含 130+ 款滤镜提供
可根据照片挑选您喜欢的滤镜风格,滤镜强度可通过滑杆进行调节
补充GIF
(目前因文件过大,无法插入)
5. 颜色
#
1.
色温:调整图像的整体冷暖倾向
2.
色调:补偿色温之外的色彩偏差,调整绿-洋红(Green-Magenta)平衡
正向(+)
:增加洋红(抵消绿色偏色)
负向(-)
:增加绿色(抵消洋红偏色)
3.
自然饱和度:智能提升图像中低饱和颜色的鲜艳度,同时保护已饱和区域(如肤色)。
4.
饱和度:
全局
增加或减少所有颜色的鲜艳度(无选择性)
6. 影调
#
1.
曝光:整体调整图像的亮度,影响所有像素(高光、中间调、阴影同步变亮或变暗)
2.
对比度:调整图像明暗区域的差异程度,即最亮和最暗部分的差距
增加对比度
:亮部更亮,暗部更暗,层次感增强
降低对比度
:亮部变暗,暗部变亮,画面趋于灰平
3.
亮度:主要影响中间调亮度,对极端高光和阴影影响较小(与“曝光”不同)
4.
高光:单独调整图像中最亮的部分(如天空、反光面)
5.
阴影:单独调整图像中最暗的部分(如暗角、背光区域)
6.
白色:控制图像中亮度最高的部分(比“高光”范围更窄,影响极亮像素)
7.
黑色:控制图像中亮度最低的部分(比“阴影”范围更窄,影响极暗像素)
7. 曲线
#
1. 曲线是什么?
#
它是由红(R)绿(G)蓝(B)三个通道的曲线叠加而成的,可以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
可通过在曲线上添加、删除和移动控制点来调整图像中不同亮度级别的像素值。
2. RGB曲线(复合曲线)
#
作用对象:
同时调整红(R)、绿(G)、蓝(B)三个通道的亮度,主要影响图像的
整体明暗和对比度
。
常见操作:
提亮画面:将曲线整体向上拉
压暗画面:将曲线整体向下拉
增强对比度:S形曲线(暗部压低,亮部提亮)
3. 单通道曲线
#
单独调整
红、绿、蓝
中的某一个通道,直接改变图像的
色彩平衡
。
常见操作:
修正色偏:例如画面偏蓝时,下拉蓝色曲线
8. HSL
#
HSL 的三个核心维度是色相(Hue)、饱和度(
Saturation
)、明度(
Lightness
)。
通过改变画面中红色、橙色、黄色、绿色、浅绿色、蓝色、紫色、洋红色的色相、饱和度、亮度倾向,进而实现对照片的精细调整。
实际应用场景
#
1.
人像肤色优化:
调整
橙色
的饱和度(↓避免蜡黄)和明度(↑提亮)
微调
红色
色相(→偏橙更自然)
2.
风光景色优化:
调整
蓝色
的饱和度(↑)和明度(↓避免过曝)
改变
绿色/黄色
色相(→偏青更清新)
操作技巧
#
1.
分区控制:结合蒙版,调整特定区域的颜色(比如单独调整衣服)
2.
互补 色调整:例如降低紫色饱和度可减少暗部杂色
避免过度
:高饱和可能导致色彩断层(尤其在天空渐变区域)
9. 一级色轮
#
塑造色彩基调。分别调控阴影、中间调与高光,实现更精准的色彩校正与亮度平衡。无论是修复曝光问题,统一色调,还是还原真实肤色,只需轻轻拖动色轮,画面立刻焕然一新。更直观的操作,更细腻的调控,成就专业级的基础画面表现。
10. 细节
#
1.
锐化
:增强图像的边缘细节,使画面更加清晰。
#
优点:提升图像的视觉清晰度,尤其适合用于人像、风景等需要突出细节的照片
缺点:过度锐化可能导致噪点增加或产生不自然的边缘光晕
参数调整建议:
2. 清晰度:
#
通过增强中间调的局部对比度,突出图像中频细节(如物体边缘、纹理),进而提升画面清晰度
3. 纹理:
#
针对高频微细节(如皮肤毛孔、织物纤维、树叶脉络)的精细控制
4. 去朦胧:
#
用于改善照片雾感、灰蒙蒙效果的功能,主要作用是增强画面通透感,让照片看起来更清晰、色彩更鲜明
5. 祛颜色噪点:
#
消除因高ISO或暗部提亮导致的彩色像素杂讯(通常呈现红/绿/蓝斑点)
6. 祛亮度噪点:
#
抑制明度通道的灰度噪点(表现为颗粒感或斑点)
锐化数量:控制锐化的强度,数量值越大,锐化越明显。
锐化半径:决定锐化影响的范围,较小值适用于精细细节,较大值适合整体锐化。
锐化细节:调整对细微边缘的敏感度,高值可保留更多纹理,但可能放大噪点。
锐化蒙版:通过屏蔽非边缘区域减少不必要的锐化效果。
11. 颗粒
#
拉动颗粒滑杆为图像添加颗粒质感,通常用于模拟或控制照片的胶片质感、噪点风格或纹理细节。
1. 颗粒效果
#
控制颗粒的密度,值越高颗粒越明显
2. 大小
#
单个颗粒的物理尺寸
3. 粗糙度
#
颗粒的形状和分布规律
12. 暗角
#
指照片边缘逐渐变暗或变亮的效果,常用于突出画面中心、营造氛围或模拟老镜头成像风格。
暗角大小(Amount):控制暗角的强度(变暗或变亮的程度)
负值
:边缘变暗(经典暗角)
正值
:边缘变亮(反向暗角,较少用)
暗角圆度(Roundness):调整暗角的形状接近圆形或椭圆形
负值
:椭圆/矩形暗角(边缘更“方”)
正值
:正圆形暗角(边缘更“圆润”)
暗角羽化(Feather):控制暗角边缘的过渡柔和程度
低羽化
:硬边缘,暗角界限明显(戏剧化效果)
高羽化
:柔边缘,渐变自然(常用设置)
暗角中点(Midpoint)
:决定暗角从画面中心向外扩展的起始位置
低值
(0~30):暗角覆盖更大区域(中心小范围亮部)
高值
(70~100):暗角仅影响最边缘(中心大部分保持明亮)
高光对比度(Highlight Contrast):暗角大小为负值时生效,调整暗角覆盖区域高光的对比度,不影响阴影和中间调
13. 校准
#
用于
底层色彩科学调整
的高级工具,直接影响图像色彩的数学基础。通过修改红、绿、蓝(RGB)三原色的
色相(Hue)和
饱和度(Saturation),从而改变所有衍生颜色的表现。
红原色:主导暖色(红/橙/黄),影响肤色和夕阳色调
绿原色:影响中性色(如植被、肤色阴影部分)
蓝原色:主导冷色(蓝/青),调整天空和阴影色调
14. 可选颜色
#
可选颜色(Selective Color)是一种高级调色工具,允许用户针对图像中的
特定颜色范围(如红色、绿色、中性色等)进行精准调整,而不影响其他颜色。它通过修改选定颜色的
CMYK(青、洋红、黄、黑)成分
来实现精细调色,常用于专业修图、电影调色。
1. 颜色范围:
#
选择要调整的目标颜色(如红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洋红、白色、中性色、黑色)
2.
调整方式
:
#
通过
CMYK滑块
或
相对/绝对模式
修改颜色成分
3. CMYK调整原理
#
调整项
作用
示例
青色(Cyan)
增加/减少青色成分
+C 使红色偏冷(接近洋红),-C 使红色更纯
洋红(Magenta)
增加/减少洋红成分
+M 使蓝色偏紫,-M 使蓝色偏青
黄色(Yellow)
增加/减少黄色成分
+Y 使绿色偏黄绿,-Y 使绿色偏青
黑色(Black)
增加/减少黑色(明度)
+K 使颜色更深(如增强阴影),-K 提亮颜色
4. 相对和绝对
#
相对:基于当前颜色的百分比进行调整(更柔和
绝对:直接覆盖原色值(效果更强)
修改于
2025-05-29 11:20:30
上一页
调色工具界面介绍
下一页
局部调色